乡镇党员教育要提“质”增“味”!

2024-10-24 18:38:54  来源:
分享到:

    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,“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、加强党的建设。”正所谓,“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加强党的建设,需从党员教育管理抓起,着力在丰富内容、创新形式、务求实效上下功夫。乡镇党委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关键一环,要紧跟时代脉搏、紧贴基层实际,精准捕捉党员需求,精心策划教育内容,让基层党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理论、强思想、长才干、增本领,切实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、助力产业发展、强化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!
       

    讲好“新鲜事”,让创新理论“声声入耳”。古人讲,“当勤精进,譬如小水长流,则能穿石。”理论学习是党员教育的基础环节、关键任务。然而,不可否认的是,在乡镇一线理论学习“枯燥乏味”“虚化弱化”“脱离实际”“形式主义”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着。究其原因,主要在于理论学习“内容老套”“上下一般粗”,难以产生情感共鸣。要摸准摸透基层党员“所需所求”,坚持“干什么学什么、缺什么补什么”,针对不同类型、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研发不同特点的“精品课程”,适度增加推进乡村振兴、农业现代化的成功案例、鲜活事迹,让基层党员兴趣更高、更好理解,进而达到“举一反三、触类旁通”的效果。
       

    用好“云平台”,让初心使命“植入灵魂”。当前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AR/VR/MR等融媒技术越来越普及,深度融入基层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。“唯创新者进,唯创新者强,唯创新者胜”。要充分发挥融媒体资源“可视化程度高、辐射人群广、沉浸体验感强”等特点,综合采取“直播互动”“云端推广”“视频交互”等方式,推出更多“云端课堂”“红色影像”“先锋事迹”,创造更多虚拟式、仿真式、互动式“课堂体验”,讲好讲活焦裕禄、谷文昌、孔繁森、黄大发等“最美故事”,引导乡镇党员砥砺“初心”、明晰“使命”,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“远大征程”。
     

     选好“落脚点”,让担当实干“蔚然成风”。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在乡镇一线,实干是最有力的声音,担当是最美丽的身影。党员教育管理要想“落地生花”,必须找准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切入点、落脚点。要时刻牢记“幸福都是干出来的”谆谆教诲,将“理论课堂”搬到山水田园、工厂车间、百姓庭院,通过调研式学习、沉浸式教育,引导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更加“接地气”、更沾“泥土味”。特别是要坚持问题导向,引导党员干部摸清摸透群众关心关注的“急难愁盼”,把好事办实、实事办好,真正将党员教育的成果落到实处。(作者:杨可为)

(责编:xmt)